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| 繼續訪問電腦版
2020-10-18



(轉貼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不配當總統」 紐約時報痛批:下架川普
2020-10-18 00:38 聯合報 / 記者顏伶如、編譯潘勛/綜合報導

紐時專文呼籲,用選票把川普趕下台,免得他連任讓國家萬劫不復。圖為川普總統16日在佛州Ocala國際機場造勢,向支持者發表演說。(Getty Images)

紐時專文呼籲,用選票把川普趕下台,免得他連任讓國家萬劫不復。圖為川普總統16日在佛州Ocala國際機場造勢,向支持者發表演說。(Getty Images)

紐約時報言論部十六日對川普總統上台以來的施政表現發表「判決」(THE VERDICT),指川普犯錯罄竹難書,光做一任就超過數十年來累計的總統錯誤,對美國民主是「二戰以來最大威脅」,不配當總統;紐時呼籲國人要有義憤填膺的感受,用選票把川普趕下台,不讓他連任,免得國家萬劫不復。

紐時言論部在社論中指出,川普以爭取勞工福祉自居,但川普政府所作所為都只為有錢人著想;川普承諾會調高聯邦最低薪資、擴大投資基礎建設,可是推出的一連串減稅則是讓富豪獲益。川普不分青紅皂白撤銷法規,對於不容易取消的規定則宣布暫停。

他得罪友邦 卻擁抱獨裁者

「在他的領導下,消費者保護局不再保護消費者,環境保護署不再保護環境。」社論寫道,與美國有著長久情誼的友邦,川普一個個得罪,改而擁抱獨裁統治者北韓領導人金正恩、俄羅斯總統普亭。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(TPP),引爆美中貿易大戰,對數千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,但到頭來荷包失血的卻是美國人民,甚至沒能讓中國做出重大讓步。

他打壓對手 棄公益圖私利

對於美國民主來說,川普競選連任形同「二戰以來最大威脅」,川普上台以來對美國內政外交都造成嚴重傷害,濫權、打壓政治對手、罔顧政治傳統,背棄公共福祉只圖私人商業利益與政治利益,「他不配當總統。」

紐時言論部指出,川普存有種族歧視、仇外心態,分化美國社會,惡意攻擊美國同胞,十一月三日的大選是轉捩點,將決定國家的未來,與人民選擇走上哪條路;川普第一任期內,美式民主的韌性遭遇痛苦試煉,若還要再熬四年,一定更糟糕。

他頻頻犯錯 歷任無出其右

美國選民等著排隊投票,人龍可能在自己的家鄉城鎮綿延,川普則扯開喉嚨,拚命抹黑民主程序的核心價值;川普一再拒絕和平轉移政權,主張唯有自己勝選才是合法的結果,要是他輸了,準備上法院甚至街頭,對抗美國人民的選擇,「此時此刻,美國民眾一定要在憤怒當中重新站起來」。

「川普之爛,在現代美國總統裡無人能出其右。」紐時指出,「二○一六年,他痛斥國家的沉疴,打動很多選民的心弦,但近四年人民學到的教訓是:川普無法解決沉疴,因為他自己就是國家最重大的問題。」

紐時指出,川普領導一個日益多元的國家,自己卻煽動種族歧視;世界緊密相連,他卻要切割孤立;他是個江湖術士,一直吹噓從沒辦到的事,還矢言做自己絕不會做的;川普讓人看破手腳,他沒有建設的能耐,反倒大肆破壞。

值此傾危時刻,就算偏好共和黨籍總統的美國人民,也該挺身而出,以投票來保存、保護並捍衛這個國家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INSAFE System
關閉

1 個回復

倒序瀏覽
admin 管理員 2023-12-3 14:11:51
沙發
INSAFE System
關閉
(轉貼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克魯曼:欲知美國選後最糟情況 看威斯康辛州便知2020-10-16 19:00 經濟日報 / 編譯湯淑君/綜合外電
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。

美國11月大選在即,目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聲勢大幅領先現任總統川普,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(Paul Krugman)擔心,即使川普落選,他所屬的共和黨仍可能「大搞破壞」,未來數年持續禍害美國乃至於全世界。


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最新紐時專欄撰文說,目前看來,民主黨儘管也有可能拿下參議院,但勝算不如總統選舉。若是川普落敗,在剩餘任期變成「跛鴨總統」,仍可能與參院合力,促成右翼大法官在美國最高法院占絕大多數。
克魯曼說,欲知這種情況會有多糟,瞧瞧現在的威斯康辛州便知一二。


在2018年州長選舉,威斯康辛州選民選出一位民主黨籍州長艾佛斯(Tony Evers);民主黨籍議員得票率53%也很高,但礙於該州選區劃分因素,民主黨最後在總數99席的州議會中只取得36席。而威州民選的最高法院法官也是共和黨占多數。


克魯曼說,這種選舉結果造成艾佛斯處處遭共和黨議員掣肘,不難想見;但權力鬥爭如今產生「致命」惡果。


這是因為威斯康辛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得很恐怖,情勢嚴峻程度堪比夏季時的亞歷桑那州。亞歷桑那州後來以強制戴口罩、關閉酒吧、限制室內集會等措施控制住疫情。反觀威斯康辛州,由共和黨主導的州議會對州長艾佛斯控制疫情的努力百般阻撓;本周三,共和黨籍法官封殺了一道對酒吧等公共場所聚集人數設限的命令。


換言之,克魯曼表示,威斯康辛州可能就是美國選後情況的縮影:一個遭選民以選票否定的政黨,仍能繼續「大搞破壞」,可能包括造成數百人無謂染疫而死。類似於但遠比這個更糟的情境,可能在全國上演。


克魯曼解釋,川普目前看來贏得普選票的機率微乎其微,但仍有可能在選舉人團票勝出。若是如此,克魯曼認為,那可能象徵「美國民主的終結」。


他認為,可能性更高的結果,是川普敗選但共和黨保住參議院多數黨地位。在那種情況下,共和黨想必會大扯拜登財政政策後腿。共和黨對川普任內大幅減稅造成預算赤字暴增,完全無動於衷;一旦拜登政府上台,卻可能突然重新發現政府債務的罪惡,並試圖攔阻新政府藉擴大支出撐起疫後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的努力。


即使民主黨大獲全勝,橫掃白宮以及國會參、眾兩院,也很可能面臨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比例變成6:3的劣勢。這不僅可能導致俗稱「歐記健保」的「平價醫療法案」(ACA)遭到推翻,讓美國數千萬民眾失去健保保障,奠定美國墮胎合法化基礎的「羅伊訴韋德案」(Roe v. Wade)也岌岌可危。


但最大的威脅在環保政策。克魯曼擔心,拜登政府各種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,都可能受阻。


大法官被提名人巴瑞特(Amy Coney Barrett)日前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答詢時,被問到氣候變遷相關問題,她答:「我肯定不是科學家。」據克魯曼解讀,此語並非謙虛之辭,而是流露出漠視科學、準備反對任何抗暖化努力的態度。


拜登已表明,抗氣候變遷行動會是他核心的經濟政策,如果保守勢力增強的最高法院橫加阻撓,導致未來幾年在這方面繼續蹉跎光陰,對美國和全世界都將是一場大災難。世人已親眼見識到全球暖化效應,包括美國西岸野火燎原與南部洪水氾濫,若再毫無作為,未來想避免災難發生恐怕為時已晚。

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