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| 繼續訪問電腦版
專題集文

台灣政黨政治【台灣政治因緣錄】欄

《瑞王.義和團.西太后:新庚子事變》


首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


回應本主題
作者: ckin(#220)(248..129)
留言時間:2004/04/23 23:40 Top 上一篇 下一篇 Bottom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瑞王.義和團.西太后:新庚子事變》

四月初開欄時,對台灣政治,預測有多部政治大戲上演:「對「新骯髒政治」的追討」、「台灣新民主運動」、中共的「寄望戲」以及老美主導的「國際制約戲」。

「新骯髒政治」主要是兩槍事件,反對派好像追得不起勁。反而將重點放在驗票上,但驗票的「有用」時機己過。最令人失望的是「台灣新民主運動」,民眾縱然有革新的心,沒行動,就不是一種(場)運動。前幾次的甚麼幾十萬人大遊行,是活動,不是運動。

中共按兵不動,對台灣不唱「寄望戲」,顯然將「寄望於台灣人民」改為「寄望於美國」。老美的「國際制約戲」果然出場,砲聲隆隆,十分驚人。

目前台灣政局仍然可以用庚子事變前的中國來比喻,但劇情顯然不同了。扁仍然是端王,民進黨&綠民仍然是義和團,美國仍然是西太后,中共仍然是八國聯軍。連宋則靠邊站,沒角色了。沈富雄倒像是榮祿或慶王一路人物。

目前,阿扁取得大政,尤如端王成功地將大阿哥推上去代替了光緒。下一個目的是制憲,像不像端王把自己捧成太上皇?那肯定會跟西太后鬧矛盾了。

西太后會跟八國聯軍合作?怎麼不會?當她知道洋人不是想以光緒代替她的時候,矛盾就沒有了。

現實中的美國和中共的關係,更令扁皇寢食難安。以前的所謂(中國角度)台灣問題,其實是中美問題,是「中國如何看待美國支持台灣的問題」,現在變為「中國如何看待美國管制台灣的問題」。台灣於美國,以前是籌碼,現在是包袱。

據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陳毓鈞的分析,中共發財立品,己懂得用「國際成員」的身份及條件壓迫美國執行國際警察的職權。而扁政府還是一付義和團的德性,天佑台灣!




(完)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INSAFE System
關閉

0 個回復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